張傳蓉簡介
我自幼生活在郫縣團結鎮,耳濡目染蜀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小在母親、姐姐們的花繃游戲、學習簡單的刺繡,也許是對蜀繡獨特有的天賦,1980年開始便利用業余時間,在母親、姐姐們的指導下,學習實用品刺繡的基本針法,邊學邊繡,還能繡些簡單的花花草草,在學習期間從未間斷過,在1986年至1989年高中學習期間,在郫縣一中老校長趙安仁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書法、繪畫,為以后的學習藝術培養了深厚的文化基礎,1990年高中畢業以后,進了成都國寅工藝品有限公司,有幸向孟德芝,郝淑萍;彭世平,易啟明等刺繡大師們學習刺繡技藝,在與刺繡大師們的技藝交流中學到不少的刺繡知識,公司為了發展需要專門委派我去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類專業學習,為公司設計圖稿、刺繡、打樣等。使她從一個普通繡娘成長為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繡娘,專業從事蜀繡的設計、生產、管理。因喜歡而熱愛蜀繡,認真研究學習、不斷創新,在請教了大師們對的蜀繡技藝的指點后,便結合自身對蜀繡的理解,針法技藝不斷改進創新,現在無論花鳥、人物、走獸、蟲魚等各種題材都精心盡力,力求*********美。針法技藝難度大的******(雙面異色異形繡、人物繡等)都具有針法運用自然嚴謹、車擰細致、片線光亮、虛實得當和不透色等特點。色彩以自然淡雅為主,或因圖案不同而變化豐富。從勤工儉學到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無不充滿著對蜀繡的熱愛和執著,一路走過了30多個春秋,我喜歡熱愛這一藝術直到永遠!在學習和研究刺繡中,她個人的技藝也得到了行業及社會人士的肯定,2012年***被成都市職業技能競賽組委會評為“十佳繡娘”稱號,在2013年評為“成都市工藝美術大師”,同年,我加入了四川省工藝美術協會,成為會員,2014年被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授予2014年“我身邊的******女性”稱號,同年11月,我有幸被聘請為四川省第四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手工制作類裁判長 ,2015年1月被評為成都市總工會的“******會員”。
我的作品雙面異色牡丹和實用品手帕、圍巾等都陳列在釣魚臺國賓館里,我的作品《雙面異色牡丹異色魚》在2013年3月榮獲由成都市婦女聯合會舉辦的******屆成都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新創意獎,我的作品《紅色小禮服》2013年12月榮獲由成都市婦女聯合會舉辦的******屆成都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二等獎。2014年5月《雙面異色牡丹魚》榮獲第四屆四川省工藝美術******展銅獎,《青花項鏈,戒指花》榮獲由成都市婦女聯合會舉辦的第三屆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三等獎,我的團對也不耐,我特別擅長濟適用品類產品的創新與設計,在積累大量素材與靈感的基礎上,由我創作,繡娘們刺繡的《龍鳳呈祥》被面2011-2012年度成都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新創意獎,里面龍鳳相得益彰,五個蝙蝠象征五福同堂,中國節、壽桃、祥云等凡古代吉祥物都******的結合在一起,顯示出作品的大氣與華麗,蜀繡與適用品的******相結合,蜀繡《羊絨大衣》榮獲由成都市婦女聯合會舉辦的******屆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二等獎,單面繡《竹石雙鳳圖》榮獲由成都市婦女聯合會舉辦的******屆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三等獎,創作的蜀繡旗袍《水腳龍鳳旗袍》,單面繡《荷花八條魚》都榮獲由成都市婦女聯合會舉辦的第三屆蜀繡******創意作品評選活動三等獎,蜀繡背心在市面上都是稀有的珍藏品,今年在觀察蜀繡趨勢后發現首飾與刺繡結合應該別具一格,用白色重磅真絲在上面刺繡青花瓷圖案,鑲嵌在金銀飾品上,三種藝術(金銀飾品、青花瓷、刺繡)******的結合在一起,準備大量研發生產這種系列的產品上市,樣品在市面上反應效果良好。我期待她的美好明天。